花千变 第229节(1 / 3)
没错,小鱼也跟着他们一起出京,明卉想让小鱼跟着出来见见世面,且,南萍也说,小鱼在武功上很有天分,水性又好,所以明卉便带上了她。
小鱼一向唯朵朵马首是瞻,朵朵遗憾没带酱菜,小鱼也跟着一起遗憾。
从京城到沁州一千余里,道路并不顺畅,很多地方没有官道,要走崎区小路,这一路上走走停停,就连端午节也是在路上过的。
风吹日晒,小鱼好不容易变浅的肤色,又黑了回来,明卉感慨多亏自己戴着人皮面具,否则说不定也要给栖黑了。
过了端午,天气一天天地热了起来,明卉一行也终于进入沁州地界。
第一晚,他们投宿在一户农家,喝的是黄米粥,朵朵喝了好几碗,挺着圆滚滚的小肚子不想动弹,直说好喝,太好喝了,和京城的不一样。
南萍没好气地告诉她:“这不是真正的沁州黄米,就是最普通的小米而已。”
朵朵不明白,这里不就是沁州吗,这米不就是黄色的吗?怎么沁州的黄米就不是沁州黄米了呢?
不过,第二天,他们投宿到一家客栈时,已是晚上,客栈里的饭食,也只有黄米粥了;第三天,他们到达沁州城,吃的第一顿,终于不是黄米粥,而是黄米饭了。
朵朵开心地问小二:“这里是沁州城,你们这的一定是真正的沁州黄米了吧?”
小二不好意思地摇摇头,一口沁州味的官话:“不嘞不嘞,粘不骗捏们外地人,粘这闷饭不四沁州黄米做滴,那个贵,没赚头。”
第423章 知州一家人
朵朵听不懂小二在说什么,不过,她觉得沁州的黄米粥就是比京城的好喝。
现在,他们这一行人,是从京城来的一家人。
当然,这一次他们不姓花,改姓吴了。
吴同无。
吴大姐、吴二郎和吴三郎,连同他们的几名随从。
他们是来沁州拜佛的,没错,是拜佛,而不是拜天尊。
吴大姐做了一个梦,梦到两个弟弟被蛇妖抓走,幸得一名僧人相救,吴大姐请僧人留下法号,僧人说:“一里一个观音堂,七十二个连环洞,九龙戏珠大云院。”
梦醒之后,吴大姐四处托人打听,终于打听到,世上真有这么一个地方,就是沁州的大云院。
大晋朝重道轻佛,但是在京城以外的地方,寺院其实也并不少,同样也有香火,沁州的大云院便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古寺。
吴家姐弟此番来沁州,就是要到大云院做法事的。
只是一顿饭的功夫,便来了三个带路的,五个卖香卖油的。
吴家姐弟显然不急着去大云院,因为他们看过黄历,最近几天不宜祭礼不宜祈福,所以要等到了黄道吉日方能去,现在他们先在沁州城里逛一逛。
沁州是山西的直隶州,由山西使司衙门直属管理,因此,沁州城里的繁华不亚于其他府城。
沁州城里商铺林立,很是热闹。
街上有很多操着官话或者其他外地口音的人,吴家姐弟走在街上并不突兀,山西人素来会做生意,吴家姐弟一看就是人傻钱多的,一条街走下来,几名随从手里提的肩上扛的,都是他们买来的东西,仅是五香南瓜子,就买了二十斤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把瓜子当饭吃。
除了五香南瓜子,还有沁州的核桃、上党的腊驴肉、寿阳的豆腐干、介休的灌馅糖,还有一大坛子黄米老陈醋。
回到客栈,把东西放下,吴三郎的肚子就咕咕叫了。
可别小看这个吴三郎,看着挺瘦,吃得却不少,他一个人能吃一锅和子饭,一大盆豆腐菜,七八个白面锅盔。
这会儿,还没到吃饭的时辰,吴三郎又饿了,吴大姐朝他脑袋上拍了一记,就让小二给吴三郎开饭。
吴三郎坐在大堂的角落里吃饭,他的小跟班,那个黑脸小厮也跟着他一起吃,吴二郎不饿,却也没有回屋,找了张空桌子坐下,拿出今天买的南瓜子,给掌柜和小二每人抓了一把,他坐在那儿,一边嗑瓜子一边聊闲天。
这会儿正是客栈里一天最清闲的时候,掌柜的上了年纪,不爱听小年轻们聊天,倒是那两个伙计都很健谈。
一会儿的功夫,吴二郎便把知州大人家里的那点事全都打听清楚了。
和京城一样,沁州城的老百姓闲来无事,也喜欢说当官的八卦。
沁州城里最大的官,就是知州魏大人。
魏大人喜欢养鸟,府里有个耳聋眼花的老仆,每天早晨都会提着两只大鸟笼从后衙出来,到南湖边上遛鸟,南湖边有个卖鸟食鱼食的老苍头,魏大人的鸟最爱吃他家的鸟食,老苍头很得意,看到客人都会说上一句:知州大人也在我这里买鸟食。
魏大人的太太姓李,长得很富态,李太太最喜欢吃的,就是石坊街的那家豆腐脑,那家的媳妇子,每天早晨都会去给后衙送豆腐脑,李太太每天都吃,总也吃不腻。
李太太写得一笔好字,簪花小楷,沁州城里的闺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