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85节(1 / 4)

加入书签

也就是说这块地生活的百姓觉得自己自古以来就是朝廷的子民,和琼天府这个政治中心是紧密联合的,承认朝廷对自己的天然的拥有和管辖权,从没想过要脱离开去自成一国,这又使得朝廷对雁云州不像北疆和西狄那样充满了警惕,而是实行的放养政策,派知州管理,却没指望能管出什么成效来,只要管辖期内民众不起义不做乱就是知州的功劳,至于每年给朝廷进贡多少,在当地做出的政绩什么的,都不做过多要求,一句话随缘。

如果四皇子去了雁云就藩,在雁云生活,只要他依旧臣服朝廷,到时候无论是大皇子继位还是太子继位,那的确可以如了他山高皇帝远的愿,琼天府的一切□□都不可能波及到他了。

只是,做个偏安一隅的藩王,四皇子是真甘心的吗。

对这点,叶峥心中始终画着一个问号。

但问号归问号,只要四皇子不主动向他表露什么,叶峥自然不会上赶着去问,如果四皇子一辈子都不提起这个话题,叶峥可以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去问,如此,保一生平安也是不错的。

不过,四皇子既然已经做了就藩的决定,那他今次来找自己的目的是?

似乎是看出叶峥心中的疑惑,水恒没有卖关子,他直说了:“叶弟,你可愿同为兄一起去雁云州就藩?”

……去雁云州?

在这之前叶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他脑中的人生规划之前说过了,就是厚脸皮待在翰林院养老,像那些万年老翰林似的,唯一需要挂点心的就是通过每三年一回的翰林试——稍微上心就成,凭他记忆力没有考不过的道理。

每日看看书弄弄花草,闲时携夫郎稚子同游京畿,绝不参与进任何党争或者朝廷重大议题中,混吃混喝到退休年龄,就上奏表告老还乡,到时候两个儿子各自都大了有自己的家庭,无论是愿意跟着还是愿意留京,反正他和清清是要回溪山村的,就在那里渡过美好晚年,到时候一同埋葬在清清家的祖坟里,他连墓志铭都想好了,其余都不重要,要紧一条必须写上:此地长眠着一对神仙眷侣。

这个人生规划说出来的时候,还曾遭到谢兄他们嗤笑,说他年纪轻轻就没有一点进取心。

可叶峥的想法里,他就愿意当一条咸鱼。

现在四皇子问他,叶弟,愿不愿同我一道去雁云州。

叶峥在脑中翻译了一下,这相当一道送分题,翻译过来就是:叶弟,愿不愿意同我一道离开京城这片乱麻,去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在逍遥?

愿意啊,怎么不愿意?

再愿意没有了。

仅用了几秒钟,叶峥就推翻了先前所做的人生规划。

可不是他朝秦暮楚朝令夕改,主要吧,别的官员都不爱去的,去了就相当于被放逐的雁云州,对叶峥来说实在是个咸鱼圣地了,皇帝管不大着,京城这摊子事也沾不到,跟着去藩地至少一去n年,至少到新皇登基到理顺朝政这段时间可以平稳渡过,雁云州天大地大,安儿和然儿也可以生活在自由的空气里。

去,当然要去!

“可是,我才入翰林不到一年,按常理三年一个学制,在翰林的头三年一般是不动的,我又如何能被调动到跟着去藩地呢?”

“哈哈哈——”

水恒笑得极为畅快,他来前略有些担心叶弟会拒绝,毕竟哪个官员会情愿离开京城,去那偏僻之地呢,但他又想来问问,毕竟以叶弟之才,在翰林院躲清闲实在是蹉跎了,而且他一直藏拙着,想必就是不乐意掺和京城这些事,若能将他带去藩地,一则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,叶弟行事更为自由,这是作为兄长能够为他提供的一点便利。

皇家亲缘淡薄,水恒的兄弟姊妹不少,但能让他真正有兄弟之感的,反而是叶峥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“兄弟”,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吧。

二则么就是有点私心了,能带着这么个能人走,也是一员助力。

“这个叶弟就用不着担心了,只要你愿意同去,此事为兄自会安排得妥妥帖帖。”

雁云郡王能安排他一个七品官的调度问题,这点叶峥的信的,既如此,叶峥一拱手:“那就静待大哥的好消息了!”

跟雁云郡王就藩一事就此定下,只待水恒他在朝会上提起,明光帝同意,叶峥这边就能跟着动身了。

水恒让他不要多想,一切事宜他来安排,叶峥就当真不去多想了,反正他这么个小角色,想什么都是无用的,若能成更好,若不能,明光帝不同意水恒就藩,他叶峥仍旧在翰林院待着呗,谁还能把他撵走不成?

因着想法要走,叶峥这段日子每日上班都乐呵呵的,无论是上峰安排的工作还是同僚请他帮忙,只要力所能及,从无推脱的,这是叶峥做人的基准,即便要走,也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工作,因着要走就开始摆烂不做事,也不应酬同僚了,那不是他风格。

朝中因着雁云郡王之事时有争议,上头人心动荡,底下当官的也心思浮动,偶尔凑在一块说说小话嘀嘀咕咕,或有那寻了门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